COME FROM CHINA
新华侨网

渥太華華人教會與華人社區(一)

作者:渥太華   笑言

1892年,誕生

渥太華華人團契(CMCAO)在利斯伽314號前合影(周強安 William Joe提供)

渥太華華人團契(CMCAO)在利斯伽314號前合影(周強安 William Joe提供)

加拿大對華往來始於傳教活動。自1888年加拿大第一批傳教士到中國傳教,到1957年最後一位加拿大傳教士離開中國大陸,加拿大對華傳教歷時約70年,向中國派遣了近千名傳教士,傳教活動幾乎遍及整個中國。

加拿大華人社會與教會的關係源遠流長。由於在中國和亞洲的傳教活動已經進行了幾百年,天主教與新教的傳教士對華人社會及其文化有著十分深入的瞭解。事實上基督教傳教士在淘金潮與修建太平洋鐵路時期,便開始與早期加拿大華人接觸。對於被邊緣化的中國勞工,長老會和衛理公會都曾發出過保護的呼聲。

渥太華大學李強博士在其2000年提交的畢業論文Ethnic Minority Churches: The Case of the Canadian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es in Ottawa中指出①:華人基督教社區在渥太華的發展已經超過百年歷史。最早的信徒出現在1892年的早期華人移民中,但直至1960年代之前,他們一直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存在。

戴伊(J. R. Day)在1922年的記事②中,描述了19世紀末對早期華人移民的宣教以及隨之而出現的第一個渥太華華人基督教社區。從多倫多大學畢業回到渥太華的辛克萊小姐(Miss Sinclair)於1892年開始在渥太華宣教。她曾嘗試在自己所在的教堂開一個華人班,未獲成功,但她卻得到了一些基督徒的支持,在斯巴克思街(Sparks St)一家稱為吉爾伯特先生印刷店(Mr. Gilbert’s printing office)的樓上找到一個房間。於是,1892年6月的一個禮拜天,她給渥太華第一個華人班上了第一課。

羅斯先生(Mr. J. A. Rose)在會上被選作管理者,管理班上僅有的四名中國學生。這個四人小班隨後成長為這個城市真正的第一個華人主日學校。它先從印刷店的樓上搬到了基督教青年會(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簡稱YMCA),然後又遷往班克街(Bank St)長老教會(Presbyterian Church),正式命名為華人主日學校。學校的教師來自長老會、衛理公會、英國聖公會的教徒和教友。到1922年,學校一周有一個下午和一個晚上上課,約有40名華人學生。

當時其它教會也紛紛開辦了面向華人的主日學校,並取得巨大成功。1922年,三所長老會學校查爾莫斯(Chalmers)、斯圖爾頓(Stewarton)和諾克斯(Knox)以及衛理公會(Methodist-Dominion)與基督教青年會,共擁有超過125名華人學生,而那時渥太華的華人居民總數也不過350人。這些中國主日學校通常提供查經課(聖經研究)與英語課。從1892年至1922年,上千渥太華華人進入過不同的中文主日學校,許多人後來成為基督徒,少數人回到了中國。

青年會、團契、內地會與海外使團

1919年的秋天,二十幾位年輕的華人基督徒組織了華人基督教青年會(Chinese YMCA),當時的華人習慣上簡稱之為“青年會”。他們租了奧考納街(O’Connor St)上一家洗衣店的閣樓,用作崇拜與祈禱的例會場所。這些會議一直持續到1920年春季。
1920年3月,當地所有的華人主日學校召開了一個聯席會議,討論他們的發展策略。隨即,在1920年4月10日,渥太華華人基督教團契(Chinese Mission and Christian Association of Ottawa, 簡稱CMCAO)在利斯伽街314號(314 Lisgar St)的禮堂正式成立。禮堂共有125個座位,年租金為55加元。

早期華人基督徒沒有在正式教會之前,所有的宗教活動與聚會都可算作“團契”,而組織本身也可稱為“團契”。團契(英語fellowship),即夥伴關係,源自《聖經》中的“相交”一詞,意思為相互交往和建立關係,是指上帝與人之間的相交和基督徒之間相交的親密關係。團契現在常用作基督教(新教)特定聚會的名稱,旨在增進基督徒和慕道友共同追求信仰的信心和相互分享、相互幫助的集體情誼。因而廣義的團契也可指教會和其它形式的基督徒聚會。團契生活是基督徒最基本的和非常重要的教會生活,所以團契也被稱為基督徒團契。教會除了禮拜日的主日崇拜聚會外,按照群體性質劃分的各類聚會,也可稱為團契聚會。幾乎每所教會都會有團契聚會。聖經中強調基督徒不可以停止聚會。初期教會團契聚會的形式為擘餅(吃愛筵和聖餐)及禱告。現在團契聚會的主要內容有禱告、詩歌崇拜、查經、分享、互相代求和聚餐等。

華人教會1926年的傳單

華人教會1926年的傳單

由於早期華人的基督教組織本身沒有註冊,也沒有媒體公示,所以其中英文名稱便由會眾口口相傳,相當不統一。對於自己參加的基督教組織,渥太華早期華人基督徒曾經使用了若干不同的名稱,比如“青年會”、“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海外基督使團(Overseas Mission Fellowship,簡稱OMF)”等等,更多的則直接說“去華人教會”,而那時的組織並不是正式教會。事實上他們說的都是同一個華人基督教團體,該團體組織信徒和慕道友進行的宗教活動包括崇拜、主日學(禮拜日的聖經課)、英語班、子女中文班以及各種團契(Fellowship)。到1980年代初期,渥太華每週仍有以OMF為名的宣教禱告會,其中有華人參加。早期的OMF會員,包括後面將提到的麥榮禧牧師。

這些名稱一直困擾著作者的寫作。經與周樹邦先生及張雲台牧師幾次交流,決定統一稱之為“基督教華人團契”,或“華人團契”。③

還有兩個華人聯合教會文獻中的常用詞也在這裡一併說明:“事奉”就是服務,英文為Service;“同工”就是同事,英文為Co-worker。

(未完待續)
——
注釋:
①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 AMICUS No. 26189035, Qiang Li, Ethnic Minority Churches: The Case of the Canadian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es in Ottawa, ISBN 0-612-58288-4, Page 139-151, University of Ottawa
② Day, J.R.. 1922. “The Beginning and Growth of Chinese Work in Ottawa,” in The Missionary Outlook, pp. 258-9. vol. 42, No.1 (January) 1922.
③ 周樹邦,訪談,2015年4月3日

 

赞(0)
新华侨网 » 渥太華華人教會與華人社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