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新华侨网

刚刚,政策全面转向!

为财经人士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预期差就是生产力,以价值之名,行投机之实。

——研报社

重磅会议

3月27日重磅会议召开

●●●大●●

在海外疫情显著恶化,国内经济面临稳增长和稳就业的双重压力下,3月再次召开与经济相关的重磅会议,体现对当前经济的重视程度。

按照惯例的话,该级别的会议每月会召开一次,其中一般4、7、10、12月份的会议才会重点讨论经济,但是疫情以来,先是2月21日破例讨论了经济,然后3月又再次破例讨论了经济,一方面说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严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当前经济的重视。2月份重磅会议已经在《刚刚,传来更加积极的信号!》一文中重点解读,还没读过的研粉建议回顾下,因为下文很多分析是建立在2月份会议的基础上。

相比2月份会议的召开背景,目前的变化主要有这几点:

1)海外疫情显著恶化。2月会议召开的时候,海外疫情只有日本、韩国有一点苗头,而目前海外疫情已经以欧美为核心。两次会议期间,海外总确诊病例从不足1300例,增长至近60万例,增长400多倍。

2)国内疫情告一段落,加速复工恢复经济,但是基于海外疫情的恶化,国内经济不仅面临短期投资、消费的下滑,还将面临较长时间海外需求的下滑,稳增长、稳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刚刚,政策全面转向

●●●大●●

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措辞明显严重,强调“面临新的挑战”,这或许意味着下一阶段政策将全面转向经济恢复,经济刺激政策将迎来密集落地。

一方面,2月份对疫情的表述是“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发展拐点尚未到来”,而本次会议对疫情的表述是“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这意味着国内疫情已经告一段落。

另一方面,2月份对经济的表述是“疫情虽然对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是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而本次会议的表述是“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说明对经济的展望由整体乐观转向阶段性悲观,国内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这个形势判断上来看,研报社认为,如果说2月份的会议意味着政策有70%转向经济,那么这次的会议意味着下一阶段政策将100%转向经济,下一阶段将迎来国内经济刺激政策密集落地期。

对下一阶段的总体思路,重点强调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有效扩大内需,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1)相比2月份,此次新增“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要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和上文判断一致,下一阶段将迎来政策密集期。

2)相比2月份,此次新增了“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有效扩大内需”,这意味着下一阶段政策重点在于扩内需,尽快恢复消费需求。

3)相比2月份,此次在“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前加了“确保”两个字,说明奔小康、脱贫攻坚仍然是硬性任务。

全面建小康有哪些指标?一方面是人均GDP、恩格尔系数、城镇化率等民生指标,另一方面是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要比2010年翻一番”的总量目标。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或意味着政策的两手抓,也就是说,下一阶段不仅要完成脱贫、就业等民生领域的目标,还要努力完成总量的增长目标(虽然难,但也要试一试)。

ps:据测算,如果要达到总量翻一番的目标,在一季度增速为负的情况下,剩下三个季度的GDP增速要达到8%左右。

4)相比2月份,此次会议继续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整体措辞依然保持积极,并且进一步细化财政政策的方向,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将是下一阶段发力的重点,下文细说。

总结来说,研报社认为这次的重磅会议意味着疫情之后政策全面转向经济恢复,尤其是财政政策将迎来全面扩张,下一阶段将迎来政策的密集落地期。

货币政策:引导贷款利率下行

●●●大●●

货币政策继续强调“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核心依然是围绕LPR利率稳步降低来降成本(虽说财政政策是重头戏,但是需要货币政策的流动性配合)。利率机制改革之后,LPR利率=MLF利率+银行加点,所以降低LPR利率一方面是直接下调MLF利率,另一方面就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银行降低加点的动力。另外,除了降低LPR利率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就是疏通流动性的传导机制,引导银行发放信贷。具体来说,货币政策有以下几个观察点:1)下调基准存款利率,存款占到银行负债的70%,所以如果要推动LPR利率下调,下调基准存款利率是必要的,预期也在不断提升。2)下调MLF利率(每月月中左右),下调LPR利率(每月20日)。3)降准,降准进一步投放流动性、降低银行成本,今年应该还有1-2次降准。

财政政策全面扩张

●●●大●●

本次会议新增三个具体方向——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1)关于提高财政赤字率。

其实这一块之前已经提示过,因为财政政策离不开政府加杠杆,而相对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还有较大的杠杆空间,所以赤字率提升是必然的。

过去十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2019年是2.8%,今年赤字率可能提高至3.5%-4%。我国GDP总量已经接近100万亿,每提高0.1%的赤字率,将带来1000亿的财政支出,那么今年赤字率提高到3.5%-4%,将带来7000-12000亿增量支出。

2)关于特别国债。

我国历史上使用过三次特别国债:第一次是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和大洪水,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银行资本金。

第二次是2007年,发放1.55万亿特别国债购买约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用于组建中投公司。

第三次是2017年下半年,发放7000亿特别国债,主要是2007年的到期续作。

这一次应该类似1998年,直接用于补充银行资本金,一方面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应对潜在的金融风险,预计本次将发行1万亿左右规模的特别国债。

3)关于地方专项债。

2017年-2019年专项债规模分别为8000亿、13500亿、21500亿,2020年截至目前已经下达18480亿地方债,其中专项债12900亿。

研报社预计2020年全年地方专项债规模将达到3万亿以上,专项债规模的大增直接推动基建投资增速的提升。

从海外主要国家目前实施的政策看,国内财政政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方面,德国、美国、法国、日本均已宣布大幅度的财政刺激计划,占GDP比重均在10%左右,其中德国达到20%。另一方面,G20会议宣布了5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是国内还基本没开始发力。总的来说,如果对标海外主要国家的话,按国内100万亿的GDP体量来计算,国内财政政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重申:在稳就业、稳增长的双重压力下,扩内需、促投资是政策的左右手,消费、基建将成为政策的着力点。

扩内需、促消费的逻辑,研报社已经在《醒醒,这个逻辑过时了!》一文中详细解读,并且这次会议重点提及要“有效扩大内需”,所以预计促消费将成为政策的着力点之一。在促消费中,老消费的回补可能是政策短期的重心,比如这次受疫情冲击下滑最严重的餐饮旅游、汽车领域。其中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影响较长,刺激汽车消费的回补,不仅能有效稳住就业,还能稳增长,所以汽车产业链近期政策密集落地。基建对稳增长的效果立竿见影,并且对内需也有一定程度的拉动,所以基建是政策的另一大着力点。(这次会议也再次强化了稳增长的目标)其中新基建作为新型消费的基础设施,不仅能有效拉动投资的增长,还能很大程度上促进下游消费,尤其是5G下游消费,所以新基建是有效促进消费和投资的结合点,也是基建核心发力点。ps:近期研粉纷纷留言问怎么看房地产?这次的会议没有提及房地产,但是研报社认为一方面,在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下,房地产出现阶段性因城施策式的放松是必然的,之前审批权下放也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放松;但是另一方面,“房住不炒”总基调仍然没有松口,比如明确规定2020年专项债不得用于棚改、土地储备,所以不要期待会像之前几轮全面式的宽松,对房地产预期不能太高。

三月重磅会议全面转向经济恢复,财政政策迎来全面扩张,下一阶段经济刺激政策将迎来密集落地,研报社今天梳理了一份“政策预期利好行业及核心个股”,凡是点了“在看”者,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就会蹦出答案。(注意,社长已经通过技术手段设置过了,只有点过“在看”者,才能收到答案研报社每天的内容量很大且有深度,若独自阅读,要么会遗漏明珠,要么很难理解透彻,建议您跟认识的股民小伙伴结伴研读,定有更多心得跟收获,祝研粉投资顺利!去散户化,本质是淘汰过去小散落后的炒股思路,要与时俱进地顺着机构的思路买卖股票,毕竟随着外资的持续涌入,机构的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A股去散户化的历史进程是一场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研粉一定要用机构的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是研报社一路在践行的使命所在,股海惊涛骇浪,支持研报社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让社长再带你们航行500年!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点击“在看”,以此鼓励研报社继续创作赚钱艰难,支持研报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