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 FROM CHINA
新华侨网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和平是美好的,可是,在和平的另一面却藏着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物质极大富裕带来的生活安逸,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消磨掉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当那些从战争年代走来的人一个个消失在历史长河时,又有谁还能够重新记起他们曾保家卫国的流血奉献?居安却并没有思危,而更加悲哀的是,军人似乎只有在危难时刻才会被人们崇拜和记起,就更别提长眠地底的烈士先辈了。血性阳刚终究无法与粉面造作对抗,这是个物质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个精神最坏的时代。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当我静下心来重新翻看36年前,也就是1984年由谢晋执导并上映的《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时,内心的五味杂陈在对比当下现实时更加的深有体会。

作为中国第三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谢晋拍摄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下,将人作为重点突出,然后,带着人文关怀的思想,站在历史发展的端口,既是为了更好的回顾,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能够在回顾中继续朝前看。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所以,即便是涉及残酷战争题材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仍旧透露着浓浓的人情味。

它让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够轻而易举的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在一场战争来临之前,军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保家卫国的战士,而谢晋大概要做的,就是去掉刻板化的军人印象,让他们真真正正成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这样,在这部电影里就会发现很多与我们共通的生活情感,很多人既可能是唯唯诺诺的赵蒙生,还有可能是尽职尽责的梁三喜,或者是大大咧咧的靳开来。一个连队,一场战争,既是生死考验,也是精神洗礼,更是人性考验。赵蒙生最终成为了梁三喜,可靳开来这样的人,难道就真的没有容身之地吗?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在我看来,谢晋导演要做的,并不是对于过去时代的完全还原,而是能够透过时代窥探那些被裹挟在其中的个体,他们才应该是电影的重点。毕竟,历史从来都是由人创造的,而想要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前提,就是立足生活后对于个体形象的突出,然后再利用个体反过来审视和思考时代。

没有正邪的较量,没有好坏的对比,更没有道德层面的批判,看完电影剩下的大概就是立足于当下的延伸性思考——高山下的花环是鲜血染成的色彩,战争中的牺牲是支离破碎的家庭,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那是个有热血和梦想的年代,到如今,累累墓塚下埋葬的不仅仅是烈士的遗骸,还有高贵的精神和真切的情感。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1

《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对于所有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清晰的,而每个人物在电影里所拥有的行动轨迹也是简单明了的。虽然是涉及战争的电影,可在我看来,整部影片的主要情节却集中在了战争前和战争后,尤其是赵蒙生性格的转变,从胆小怕事的“妈宝”成长成果敢无畏的军人,梁三喜和靳开来的牺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故事发生时间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动乱结束后的中国百废待兴,而此时军队的建设也存在着严重的漏洞,这从赵蒙生下放连队只为能够顺利转正调入中央就可以看出。几十年没有战事,人们开始习惯安逸,开始学会以权谋私,个人放纵和社会放任的后果就是导致整个体系的冗杂和管理的混乱,而电影创作者们正好利用赵蒙生这么一个角色的安排,一边在观察,一边在探讨。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影片在叙事风格上很是巧妙,它利用现实和回忆穿插作为故事串联,同时也在进行着人物生活理念和性格特点的对比。

电影开始,梁三喜的回忆里,是和妻子朴素的相识相爱过程,平淡是主调,而赵蒙生的回忆里,是和女友浪漫的恋爱过程,华丽是主调。这种传统和现代的对比,并不是对于两种生活纯粹的好坏评判,而是为了更好的凸显出当时社会发展过程中,原本应该传承和坚守的朴素精神,不得不让步于物质生活中的自我疯狂。

肩负国家使命的军队却成为了私人谋利的场所,能够在当时大胆反映这种现象实属不易,而《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却并没有止步于揭露和批判,它将两种拥有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个体放置在同一环境下,然后利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尽逼出人性所具有的善良共性。这样,每个人相互影响,相互成长,最终,完成了从普通人到军人的转变。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影片改编自小说,谢晋忠于原著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旁观者身份的思考。那场战争他可能没有参与过,可是,对人性精准的把控,让他很好地捕捉到电影里每个人物身上拥有的闪光点。我想,看到一个人的恶太容易了,可是如果去发现人身上的美,就太难了。

虽然战争是残酷的,可是,能够在鲜血淋漓中永远保持对人性善的靠拢非常不容易。靳开来牺牲前的遗言居然是让大伙吃甘蔗;小北京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却因为哑弹而牺牲;梁三喜为了保护赵蒙生牺牲了;赵蒙生怒吼着拿着手榴弹冲向敌人碉堡。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经历战火的淬炼后,让曾经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在安逸久了之后再次重生,这大概才是对当时丑陋的任人唯亲以权谋私的管理体系的最好回应。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这部电影最亮眼的地方就是,它撇去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专注塑造那个动荡年代中的个体,然后,利用个体试图唤醒群体,乃至整个国家的精神意识。

2

《高山下的花环》中所有人物的性格是鲜明的,可是,创作者们却并没有刻意分出好人和坏人,因为,被迫裹挟在时代中的个体成长,总是需要经历的,他们的所有认知基本取决于生活的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

赵蒙生来自物质优越的家庭,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被父母保护,就连他军人的身份认可都得依托家里打通关系。这种安逸久了养成的惰性与我们常规中认识的军人形象严重不符。可事实上,和平年代里,这样的干部实在是太多了,疏于自我管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缺乏社会大环境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靳开来一直想要正式成为副连长,可他太能说真话了,而在那个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环境里,说真话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没有战事时,他总是被忽略,有战事时,他总能被想起,这让我不禁后背发凉。

社会环境不应该是这样的,价值引导也不应该是这样的,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幕后操作者没有充分尊重任何一个战士,就连他的牺牲都会想法设法的剥夺应有的荣誉,这大概是对军人最大的侮辱。

在我看来,电影后半部分,也就是战争结束后的故事才是重点。牺牲换来的荣誉终究无法填补支离破碎家庭的情感,而那份应该有的尊重和不该被遗忘的事迹,却在见证者一个个离开后,成为了永远被黄土掩盖的秘密,高山下的花环此时无比鲜艳,可未来又有谁会去重新让它鲜艳起来呢?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影片表面直指军队管理体系存在的丑陋,可实质上却是对人性本善的赞美,以及对和平年代里逐渐被忘却掉的革命精神的惋惜。就像那时刚进连队的赵蒙生沉迷于安逸带来的享受,而完全忽略了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此时的我们何尝不是那时的赵蒙生呢?

可话又说回来,赵蒙生好歹还有梁三喜和靳开来这样凝聚优良传统精神的人作为提醒,而且,还能在生与死的战场上亲自接受洗礼,再看看我们有什么呢?战争已经远离好久了,每个人都开始在物质里醉生梦死,哪里还有梁三喜和靳开来这样的人呢?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该来的总会来,可不该忘的一定不能忘,而永远保持高贵的精神品质和对先辈烈士谦卑的尊重,就如同赵蒙生将自己的奖章送给靳开来妻子那样,不管带不带奖章,心里除了自己,还应该为那些英雄留个位置。

3

《高山下的花环》影片时长两个多小时,可我却觉得一点儿都不长,我的情绪被电影里的每个人物死死牵制着。前半部分,因为赵蒙生和靳开来的冲突,让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热闹,后半部分,因为梁三喜和靳开来的牺牲,以及赵蒙生的转变,让我站在了参与者的角度感同身受。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这大概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虽未经历,却已然身在其中,每个人都像是亲自在那个时代里走了一遭,然后结合当下实际,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更有所反思。

不同于其他同类型电影那样将人物成为战争的陪衬,《高山下的花环》一反常态的将战争当作了人物转变和情感临摹的陪衬,虽没有宏大场面作为支撑,可却在细腻的人物情感刻画中,凸显出真切的革命精神。摆脱冰冷的形象塑造,回归到普通人的角度,让电影更具有情感共鸣和心理震撼。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真正的揭露,不是声嘶力竭的控诉,真正的批判,不是竭尽全力的丑化,而是站在人文的角度,去挖掘那些被掩盖的美好和善良,告诉人们应该记住什么,应该去做什么。

这大概就是谢晋导演拍摄电影一直坚守的初衷,无论是《高山下的花环》还是后来的《芙蓉镇》,人性善和人心美一直存在,高贵的精神也一直被强调,而我们也能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明。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

 

借用梁三喜说过的话来总结一下这部电影的核心主题吧——中国是我的,可别忘了,它也是你的!

来源: 影视地平线

赞(1)
新华侨网 » 36年前,谢晋拍了部中国最好的战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