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 FROM CHINA
新华侨网

渥太华中华会馆之二

 

渥太华 笑言

  《渥太华华人史话》为CFC中文传媒旗下《新华侨报》与加拿大华裔作家笑言合作项目,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中所述由作者笑言根据历史资料及采访当事人或其后代综合而成,如有与史实不符之处,作者不承担法律责任,欢迎知情人联系作者。
   感谢中华会馆主席刘少勇及往届主席周强安、黄兴中、薛金生以及王玳瑜、周树邦等人对本文的支持。

 

中华大厦从梦想到现实(1978-1982)

中华会馆理事换届(1978-1980)

1978年6月3日晚,中华会馆新一届27位理事在39位候选人中产生。当天共有299人前往投票,当选理事中17位是上届理事,括弧内为所得票数。

陈炳良(135)、郑茂源(127)、赵中和(145)、赵耘清(94)、
周光锦(92)、方锦波(88)、冯秉持(136)、黄永渠(81)、
谭连育夫人(105)、周强安(134)、龚培滚(157)、龚仪(124)、
龚英伦(85)、关煜彬(102)、林安邦(109)、李段曼丽(98)、
李希勣(88)、李锡荣(103)、李伟文(93)、李钰祥(81)、
劳帮(94)、周日洪(108)、萧光中(82)、谭应为(149)、
谭毓民(79)、蔡锡培(99)、余辉时(194)

候补委员:张重光、司徒溢。其中三人同获79票,抽签决定结果。

为保证选举公平公正,选举委员会规定候选人一律不得参与现场选举工作。而由选举委员会邀请各界人士、联合教会牧师和教友、华侨服务处工作人员及一些学生担任选举工作,同时还禁止候选人当天在选举现场发放传单拉选票。

 

创办《加华侨报》和“加华电视”

1978年7月,中华会馆新任理事会举行理事会议,1962年移民渥太华的余辉时当选理事会主席。副主席为谭应为、陈炳良,秘书为冯秉持、财政为龚英仪、执委为周强安、龚培衮、万光中与赵中和。

余晖时在会上提出了两个愿望,一个是提高会馆及本市华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这个相对务虚。另一个是筹建新会所,这个是实打实的目标。即便第一个看上去像是务虚的目标,理事会也付诸行动,创办了《加华侨报》,监制了华侨电视有线电视节目。这两个华人媒体的面世,达到了传达会馆信息、联系侨胞、树立华人新形象的目的。

1978年10月21日在北京大酒家举行了中华会馆成立2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渥太华三级政府官员出席了晚餐会。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延续了一周,如“日洪杯”渥太华兵乓球公开赛、游艺节目、全侨餐舞会及二十周年纪念特刊征稿等。

余晖时在《中华会馆工作四年回顾》一文中写道:“为与本市同胞保持密切联系,理事会于1979年5月决议拨款创办加华侨报,人人都知道办报非易,但要推广会务而无喉舌工具,工作困难重重,办起事来倍觉吃力。”

Screen Shot 2016-06-02 at 11.28.36 AM

当时曾在台湾从事新闻文化工作20多年的杜云之教授刚好移居渥太华,具有丰富的办报经验。经余辉时三顾茅庐,杜云之应允出面主理创办工作。《加华侨报》遂于1979年7月20日问世,成为中华会馆的机关报,力求“立场超然、言论公正”。并在“创刊辞”中明确表示加华侨报不是属于私人的报纸。渥太华市长与国会议员及各界华人纷纷祝贺侨报创刊。名为报纸,实际上是一本40页的刊物,像古书一样书脊在右,由左向右翻页。

Screen Shot 2016-06-02 at 11.28.48 AM

同年,中华会馆监制“华侨有线电视节目”,宣传会馆,报道华人社团活动。到1982年左右,中华会馆理事会将其改名为“加华电视”。后来这个电视节目独立于中华会馆,成为罗杰士(Rogers)有线电视的多元文化栏目。作者曾有幸于2008年10月5日在这个栏目中接受了主持人丁慢俗女士的采访,谈了新作《香火》和之前出版的《没有影子的行走》两部长篇小说中关于移民的话题。

 

筹建新会所

余辉时在理事会上提出的第二个目标是筹建新会馆。提出这个目标是基于渥太华华人人口激增,已达到九千人,其中成人约五千人,位于吉尔莫街(Gilmour St)437号的会馆旧址已不敷使用。会上所有理事对这个提议都投了赞成票,并确定由周强安担任筹建新馆调研(当时的说法是调查)主任,李玉祥、陈炳良及谭应为协助调研。周强安等人调研数月,但苦无良策,向侨社筹款兴建可容纳数百人的集会场所是不可能的,购地及施工需要数十万元,而每年的保养费也要数万元,中华会馆实在不具备这样的经济能力。与此同时,兴建老人院也是会馆议题之一,同样为找不到经费所困。

正当束手无策之际,一筹莫展之时,李玉祥给余辉时打电话,谈到联邦政府正在研究一个“非牟利房屋津贴计划”,很可能1979年中就会实施。余辉时非常重视这个消息,马上召集调研小组成员商议。从1979年春开始,余辉时与调研小组成员四处奔波,寻找相关资料,积极与各级政府之政要联络。他们首先拜访了渥太华女市长马瑞安·杜瓦(Marion Dewar,老华人译作“刁华”),寻求她的支持。杜瓦在1978年至1985年期间担任渥太华市市长,曾给予华人社区许多支持。随后调研小组又与当时的渥太华中区国会议员、后成为工商部长的“地高大利”先生联系,并获其支持承诺。中华大厦得以成功建造,这位议员功不可没。安省房屋部长宾纳先生也帮了很大的忙。总之中华大厦的建成,假如没有联邦、省、市三级政府的官员从中协助,很难获得成功。

调研小组后来转化为建厦委员会。筹划初期每星期都要开会,更要外出到有关部门办理各种手续。余辉时主席形容当时的辛苦说,“中央贷款局(CMHC)、市政厅及其他有关机构的门前,不知跌落了多少脚毛。

 

自费购地

筹建工作基本顺利,收集资料、调查民意及组建新公司按部就班,但到目前为止还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地段、没有具体的建筑地点,工程蓝图便无法做出,设计、预算也无从下手,而这时各级政府的贷款尚未到位。怎么办?考验领袖勇气和胆识的时刻到了。

中华会馆理事会大胆做出了自费购地的决策。这项重要而果敢的决策要冒很大的风险,一旦建厦失败,很多人投入的多年积蓄将血本无归。经过数月时间委托多位华人物业经纪遴选,意向集中在五块地上。其中几块超过25万加元,价格超出了中华会馆的预算。最现实的一块地,并不十分理想,面积只有一万平方英尺。但这块地价格最低,买价14万加元,仅为其它地块的半价。

 

预征住户

随着勘测设计的顺利进行,建厦委员会开始对外宣传大厦,积极筹款。筹款得到各界华人支持,尤其是老华侨最为慷慨踊跃,筹款数目超过预订数目近五万加元。

1979年4月1日《加京华报》上的一则广告已经在预征大厦住户:“中华会馆公寓大厦开始接受住客申请。五十个单位,一卧室、两卧室、三卧室三类。于十个月内完成。”

据《加华侨报》消息,截至1979年7月20日,已有一百多人填写了预征表格,申请入住。而这时,大厦的地址尚未最终选定,仍在纠结于市中心的三块待选地皮。虽然大厦只有50个单元,申请数目已超过房数一倍以上,但中华会馆并不拒绝新的申请,承诺将来再作公正审核,合理配给急需住房及收入较低的华人。

 

礼堂设计与动工期限

   当时建造大厦的初衷,就是为了建造一个中华会馆的新场所,因而礼堂便设计得非常大。而三级政府的津贴是针对“非牟利房屋”,一般的居民建筑,用不着那么大的礼堂。于是政府部门三番五次提出质问,要求中华会馆解释为什么建造那么大的礼堂。中华会馆的解释是这个空间将用作住户运动的场地。经多方协调斡旋,终于得偿所愿。

自1978年提出建厦建议,经过两年向政府审查、评估及工程部门的申请并反复提交所需材料,中央贷款局终于在1980年10月正式批准了建厦申请。同时限定中华会馆必须在半年内,即1981年4月30日前破土动工,否则批准书作废。

 

1979年设计新会徽

Screen Shot 2016-06-02 at 11.29.05 AM

1979年5月,中华会馆新会徽设计完成。设计者为建筑设计师李志彦。会徽由中华会馆四个英文字母组成,线条粗壮结实,组成简洁、紧密、坚强的菱形结构体,象征本地华侨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徽章采用蓝红两色为主,并衬托以活泼明快的白迹,令主题更能突出。外圈中英文名称紧密排列形成锁链状字圈,象征华人与外族人士和平共处,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安定繁荣的理想社会。此徽后来略有改动,但基本布局与思路未变。

 

中华会馆理事换届(1980-1982)

1980年6月7日,两年一度的中华会理事改选如期举行,在47位候选人中产生了27名理事。9名常务委员也在6月15日选出。这次参加投票的选民达658人,比上届增加七成,创中华会馆有史以来最高投票记录。当选理事得票如下:

Screen Shot 2016-06-02 at 11.35.26 AM

   《加京华报》报道中只有26位理事,漏掉一人。九名常务理事为:

主席:余辉时
   第一副主席:陈炳良,负责《加华侨报》及对内特别活动
   第二副主席:吴仲贶,负责“加华电视”及对外特别活动
   秘书:黄国信
财政:龚英仪
   常委四名:周强安、关煜彬、李林小英、钟耀荣
   文娱组:覃伯淇
   青年组:李锡荣
   福利组:谭连育夫人

中华大厦破土动工

中华会馆改选之后,理事会内部就是否自筹资金建大厦出现了不同声音,建厦大业几乎功亏一篑。大厦设计高8层,50个居住单元,在当时的渥太华市区,算是鹤立鸡群,建厦预算也高达200万元。

Screen Shot 2016-06-02 at 11.29.23 AM

几经周折,大厦终于在1981年4月16日破土开工。中华会馆的陈炳良先生主持破土典礼,国会议员依云士先生与中华大厦主席余辉时先生共同手持系着花球的铁锨,铲下了象征性的第一锹泥土。渥太华代理市长凯西(Joe Casey)等政界名人均在破土仪式上讲话祝贺。随后的酒会由周强安主持,他带领大家举杯祝酒

大厦最后建造总费用为193万元,其中的首期款13万元由中华会馆通过募捐筹得。最高额捐款人黄光明夫妇捐出11785加元,这笔钱在当时可以买一栋住宅。这些募捐人的姓名已经全部镌刻在了大厦入口处的一块铜牌上。

 

竣工之后,一租而空

大厦自1981年4月中旬动工后,工程进展顺利,全部建筑工程于十二月底按期完工。资金未超出预算,筹款却远超预算。从项目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大厦50个单元中的12个单元享受安省政府的津贴,其余单位元的租金则略低于市价。在此之前,曾有传言说大厦租金过高,致使许多人持观望态度。但招租广告在报纸登出后,不到十天,全部单元被人一订而空。

 

落成大典(1982)

1982年4月18日,中华大厦落成剪彩

当天来宾众多,约500余人,电贺嘉宾更多,中华大厦收到很多贺礼,如贺词、鲜花花篮、镜屏、字画等。台湾侨务委员会赠送金色“中华大厦”大字,香港名画家伍彝生赠国画一幅。各华人团体、中文学校、教会、生意、店铺、公司几乎都请到了。洪门会的醒狮舞团一路从中华会馆旧址吉尔莫街437号,舞到佛罗伦斯街80号中华大厦门前。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醒狮上下翻飞,左右扑跳,然后醒狮采青,向中华会馆主席余辉时先生献旗及祝词。

大厦主席余辉时、秘书陈炳良与财政周强安共同主持了开幕大典。会馆正副主席余辉时、陈炳良亲自牵持彩带,由联邦、省、市三级政府代表共同剪彩,他们是联邦政府依云士国会议员、安省房屋部宾纳部长与渥太华市长杜瓦女士。

杜瓦市长在讲话中,说她看到渥太华华人成功地完成了一项极有意义的工程,她本人也因此而感到非常快乐和兴奋,她还说渥太华华人足可成为其他族裔之楷模。

饮水思源,中华会馆第一副主席陈炳良在大会发言中感谢了中华会馆的历届主席,包括周日洪、谭锦照、周强安、及周日明、李希勣、龚英仪及龚培滚等人。中华会馆授予周日洪、周日明、谭锦照与李希勣四人永久名誉理事称号。

   这一天是渥太华华人的节日。

Screen Shot 2016-06-02 at 11.29.44 AM

赞(1)
新华侨网 » 渥太华中华会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