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 FROM CHINA
新华侨网

杨安泽被辱事件:一个亚裔该如何在政坛立足

周一(5月24日)纽约市长参选人杨安泽(Andrew Yang)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最喜欢的地铁站是时报广场地铁站。随后,《每日新闻》(Daily News)刊登了一幅讽刺漫画,画里,杨安泽是一个从时报广场地铁站出来的眯眯眼的“游客”。

《每日新闻》惹争议的漫画

一年前

一年零一个月前,杨安泽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写道对自己身为亚裔感到“有些羞耻”,认为亚裔“应该证明自己‘很美国’,才能避免被歧视”。这番言论立即曾引起美国亚裔社区甚至是非裔社区的谴责。

在那篇名为《我们亚裔美国人不是病毒,但我们可以成为解药的一部分》的文章中,杨安泽称他在购物时,发现有三个中年人其中的一个人用指责的眼神看着他。

《华盛顿邮报》网站截图

他已经很久没有过的一种感觉突然涌上了心头,那就是对于自己身为一个亚裔“有点羞耻”。他接着说,新冠病毒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亚裔美国人遭到了很多肢体和言语上的攻击,但他并不认为喊“不要种族歧视亚裔”的口号能改变什么,理由是疫情让很多人都遭了灾,很多人都有怨气。

他认为,改变亚裔被攻击的做法,是更积极地热爱美国,为美国做贡献。他还特别提到要学习二战时的日裔美国人那种积极参军报效美国的精神。

但他的说法也遭到了美国日裔的批评。在美国NBC的一篇报道中,多名日裔美国人社区的领袖表示,杨安泽的文章和观点让他们想起了当年那种“做美国人还不够,还得做更好的美国人”的痛苦回忆。

其中有日裔还表示,被杨安泽所称颂的那段二战时日裔美国人积极报效国家的历史,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并不是所有日裔美国人都是自发自觉地在参军,有不少其实是当时被美国政府关在集中营里的日裔美国人,为了避免家人再遭到这样的迫害,而被迫去前方当炮灰。有的日裔也表示他们长辈这种通过参军去证明自己对美国“忠心”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美国《赫芬邮报》的华裔记者Marina Fang在推文中写道:杨安泽说对抗种族主义的办法,就是让亚裔美国人拥抱并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美国人气质”,但这不管用,亚裔几代人都被要求去证明我们的“美国人气质”,但我们仍然被视为“外人”。杨安泽的言论其实是在进一步加强美国社会对于亚裔的刻板偏见,即亚裔就应该闷头努力工作,她认为亚裔真正应该做的是与杨安泽所说的相反的事情——站出来抨击种族主义。

在这篇文章发表后的一年中,杨安泽按照他所说的方式,努力地展现自己的“美国气质”:参加总统选举、担任CNN政治评论员、参加纽约市市长选举……而讽刺的是,一年后,他竟然被纽约本地媒体描绘成了“外人”——就像Marina Fang说的那样。

22年来我都从这个地铁站里出来回家

周二(5月25日)下午,杨安泽在其推特上对《每日新闻》的讽刺漫画发表声明。

以下是杨安泽声明:

“昨天,《每日新闻》刊登了一副描绘我的卡通漫画——或者说是一幅专门针对我的种族主义漫画——我是一个纽约时报广场的游客。这幅卡通漫画源自于一个采访,我分享了我最喜欢的地铁站,22年来我都从这个地铁站里出来回家。

此前我也曾看到过类似的图片——在世纪之交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书中。亚裔被描绘成凸眼珠、斜眼和暴牙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曾长期存在于美国人的观念中。它是基于将移民和移民子女界定为永久外国人或是低等人类的历史——一个刻板印象,在数百年来不断分化着和排斥着人们。

我会第一个告诉你们,我会接受不同的观点,会一直欢迎对政策的讨论。我是移民的儿子,我为此而骄傲。近来人们在街道上因为族裔身份而被殴打,而媒体把我描绘成这个城市永久的外国人,这是错误的,并暗含着支持种族歧视和偏见。每一次,你们说我不是一个真正的纽约客时,你们就是在告诉其他亚裔美国人,他们不属于这儿。

我居住在这座城市25年了,我的妻子艾玲来自皇后区,我的孩子出生在圣卢克(St.Luke’s)。我是一位公校家长。反过来说,就是在重复这样一种观点,告诉亚裔、拉丁裔、犹太裔、穆斯林和非裔,我们不属于这儿。

无论你出生在哪里,无论你是从其他国家来到这儿,或是刚从大学毕业准备为梦想而奋斗,我会很清楚地说,所有纽约客都属于这儿。当我们团结起来时,我们的城市就会更强大,就不会被谁属于这儿谁不属于这儿的错误描述而分化。”

“我不能相信我的眼睛。”

同天,杨安泽与妻子卢艾玲(Evelyn Yang)、纽约州40选区州众议员金兑锡,纽约州委员黄敏仪等集会谴责这一事件。卢艾玲愤怒的表示这是对她丈夫的“种族歧视”,同时也为反亚裔仇恨犯罪、宣扬种族主义和为种族仇恨犯罪起到了助燃的作用。

“我不能相信我的眼睛。发布了这个将杨安泽扭曲成为游客的种族主义漫画,在我出生的纽约市,在杨安泽生活了25年的纽约市,在我们儿子出生的纽约市,在16%的人口是亚裔、反亚裔仇恨犯罪增长了900%的纽约市。” 卢艾玲在推文中写道。

卢艾玲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在地狱厨房住了15年多,时报广场实际上是我们每天回家要去的地铁站。就这么简单。现在为什么要把它作为一个漫画的主题?这有什么趣?这有趣,因为它有种族主义背景。”

卢艾玲和金兑锡同时说到,在新冠肺炎偏见的反亚裔仇恨犯罪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媒体应有社会责任遏制其蔓延,而不是带头管华裔叫“外人”。

金兑锡举了个媒体偏见的例子,他说一年多前纽约市新冠肺炎的首名确诊者从欧洲回来感染了新冠,但部分文媒体的照片却刊登了法拉盛(皇后区的华人聚集区)的照片。

卢艾玲手持《每日新闻》的漫画,她说这幅以时报广场为背景,一名穿着蓝色T恤写着“Andrew Yang”的眯缝眼的男子,手舞足蹈的从42街时报广场地铁站楼梯跑出来;漫画右方是一家纪念品店老板说:“观光客回来了!”(the tourists are back!)。

卢艾玲说她和杨安泽都是在纽约长大的,是札根和努力建设这片土地的纽约客,并不是来大苹果旅游的过客,漫画的杀伤力等同在宣传种族主义,她要求制止再宣扬种族主义和仇恨。

卢艾玲说,如果有人说杨安泽不属于这个国家,无异否定所有亚裔美国人的地位。

《每日新闻》的辩护

纽约《每日新闻》的社论版编辑为这幅描绘纽约市市长候选人的漫画辩护。

“杨安泽是纽约市市长的有力竞争者,正如评论员、他的对手和《每日新闻》编辑部最近指出的那样,他最近显示出他对纽约市政治和政策的了解存在重大差距。他也没有在市长选举中投过票,”编辑乔什·格林曼(Josh Greenman)说。比尔·布拉姆霍尔(Bill Bramhall)的漫画“是对这一观点的评论,句号。这不是一个种族刻板印象或种族主义漫画”。

格林曼指出,布拉姆霍尔的漫画的原始网络版本引发了对杨安泽的眼睛形状的负面反馈,艺术家”出于对这些关切的敏感性”而进行了编辑。

但这次编辑并没有改变”漫画的概念,他和我们都坚持这个概念”,格林曼说。

《每日新闻》在周末发表了一篇社论,批评杨安泽,说他缺乏对纽约本地政策事务的基本了解,并且与纽约的普通人脱节。

以下是这篇社论:

杨安泽可能是一个快速学习的人,但他跳入市长竞选后所做的所有补习都无法弥补多年来对纽约政治和政策的不关注,他从未费心在地方选举中投票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上周三(5月19日)的一次活动中,杨安泽宣传了他从州政府手中夺取公共交通控制权的计划,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不能说出MTA承担了多少债务(大约370亿美元),并声称”MTA没有将其数字分解得那么干净”,这是不真实的。杨安泽或他身边的所谓专家也无法开始解释MTA的预算如何在市政府的控制下运作,因为它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不是由市政府征收的税收。

但等一等,还有更多。

周四(5月20日),杨安泽在布鲁克林谈到了纽约警察局的多元化,以及更有效地利用数据来打击犯罪和追究警察的责任。他被问及是否支持废除50-a,即屏蔽警察纪律记录的州法律。修正这项糟糕的法律是本报多年来的一个鼓点;它的废除是刑事司法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50-a的废除……”杨说,促使记者问:”你知道50-a是什么吗?”

杨继续说。”这不是——这不是强制采访的——”

这时,站在杨身边的一位市议会候选人抛出了一个救命稻草,杨随后给出了一个勉强合格但至少是回应的答案。

同一天,在一个关于无家可归者的论坛上,杨吐槽说:”我认为有一件事会非常有帮助,那就是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专门的庇护所,他们往往是在逃离施暴的伴侣。”

唯一的问题是,这些已经存在。

市长职位不只是为那些了解市政府每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的文人而设的;它应该由拥有最佳想法、技能、直觉和优先事项的人担任。但这是荒谬的。

要求撒回漫画并道歉

竞选纽约市议会法拉盛20选区市议员的黄敏仪要求《每日新闻》撒回这幅充满种族主义色彩的漫画并道歉,她说:“杨安泽出生于纽约州,他竟然在我所在的选区仍然被描绘成外国人。杨安泽不是游客,不是外国人,而是纽约人。”

黄敏仪表示,亚裔将继续在各个层面上参与政府、媒体、艺术、教育等事务,但反亚裔现象严峻,不幸的是这种情况还未停止。正是这种种族主义的刻板印象和讽刺漫画助长了最近反亚裔仇恨犯罪的激增。

赞(0)
新华侨网 » 杨安泽被辱事件:一个亚裔该如何在政坛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