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到石澳海滩玩,在淋浴间梳洗的时候,有两个女生经过,突然走到我我身后说‘胸大容易得乳癌’,就笑着跑开了。我当时很诧异,也觉得愤怒。但我很快就收拾好心情,我不想让她们的话毁了我的心情。”
这是这是今年26岁,来自香港的大尺码模特Charli倾诉的心情。她告诉BBC中文记者,即便自己早已不在乎来自网上或路边人身攻击,但在香港,日常生活她还是得面对许多意外的恶意。
Charli的经历不是孤例。今年上半年,香港出现了一家专门雇用“大码”女性的模特儿经纪公司。该经纪公司与来自港台两地,目前共40多位的大码女性合作,希望“革新美丽定义”或校正社会将“瘦”等同“美丽”的观念。
一些学者也在呼吁,“以瘦为美”不应是唯一审美标准。女性无论胖瘦,都应该爱自己及尊敬不同身体。
大尺码模特公司出现
该经纪公司负责人徐俊文告诉BBC称,这些女孩与他们签约之前,本身都各有才华及潜力,有人是音乐创作者,有人是插画家或业余演员等等。公司创业目标就是盼望聚集这些才华,让她们更有信心去自我实现,不再因为身材问题,而掩没自己的梦想。
徐俊文说,目前许多商业团体或公家机关,都慢慢有与他们接洽合作。他认为本地社会有逐渐开放的迹象,他希望不是只是因为这些女孩的身体而推广他们,更重要的是她们的才华及个人特质。
同时,今年香港有电视台推出了“胖美人”选美节目,希望改变公众对于大尺码女性之歧视。
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博士苏钦华向BBC中文表示,“以瘦为美”的潮流,其实与消费主义之关系千丝万缕,大众亦被驯化为只视纤瘦的身体是为美的唯一标准。
起源1960年代的美国女性主义运动曾大力呼吁,女性无论胖瘦都能爱自己及尊敬不同身体。苏钦华认为,推动“身体正向”(Body Positivity)亦即赞扬多元不同身体的概念很好。“一方面它迫使大众多思考身体的可能性,让不同体型与身体的人走进大众目光。身体正向运动亦给予这些敢于拥抱不同身体的人,向企业提出这些女性的需要以及诉求之权力。”
Charli的故事:我放弃了减肥
不过,对许多大码女性来说,生活中的歧视还是随处可见。
“去年我有一天在地铁上,有个身形很胖的中年男子,走过我身边,突然对我说了一句:你好肥!然后出车厢。”Charli向记者说,面对人身攻击,自己能很快整理心情,但在香港,她还是发现社会对大码女孩有所歧视,许多朋友都会跟她分享日常生活遇到的不快。
她也注意到,在香港的街头及地铁站内,琳琅满目的“纤体”及减肥广告占据昂贵的广告空间,这亦显示出香港美容产业的蓬勃及需求旺盛。
Charli说,中学时候自己就关注舆论对于“胖女孩”的批评,譬如香港知名歌手郑欣宜,因为深受舆论讥讽其身形之后开始减重。这一度让她十分焦虑。
害怕被排挤及歧视的她也曾吃减肥药。“我虽然瘦的很快,两个月减了快20磅(约9公斤),但减肥药让我变得容易生气,没有耐心,想睡觉但睡不着,想吃东西但吃不下。”
Charli之后觉得自己有忧郁倾向,因此选择放弃减肥:“我现在运动都是为了健康,而不是瘦。人生好短,我不想在乎别人的眼光活下去。”
2014年,郑欣宜发表“复胖宣言”称自己遗传易胖体质,在娱乐圈下,因为身型忽胖忽瘦饱受调侃及过度注意,造成身心严重影响,她因此宣布不再刻意减重。
Charli说,当时年幼的自己也开始慢慢明白,不该为这问题过度烦恼。
Becky的感悟:爱自己更重要
有相似经验的还有来自台湾的Becky。
今年34岁的Becky是在台北生活的兼职模特儿及蛋糕甜点师。Becky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公布自己超百公斤的体重,并同时明确谢绝一切邀请她参加运动减肥或瘦身课程的商业合作。
尽管这些邀约仍不时出现在她的电子邮箱里,但Becky告诉记者,不管是网路霸凌或是瘦身美容及健身产业持续的邀约,她都能不在意。
Becky说,自己比较忧心的是有很多年轻女性会私下写信,问她要怎么样才能瘦,如何方能像她一样,不在乎外界眼光,可以活得开心等等。
“我常常收到年轻女孩写信问我,要不要去做胃绕道或胃切除甚至抽脂手术。我个人不会强加自己的意见在别人身上。但我会跟她们聊一聊,讨论手术是否会有后遗症,生活型态将彻底改变,抽脂后还要再做手术让松掉的皮肤紧致等等。我告诉她们,如果手术后真的会让她们比较开心,或更爱自己,那无人能阻挡她们的决定。”Becky说。
Becky向记者强调,自己也曾在小学课堂上,被老师当众问何时减肥。自己的家人一开始,也一直忧心她的体重危及她的健康,希望她减肥。主流的医学论述亦惯常将“胖”与“疾病”连结。Becky承认,体重能与健康问题有关,但并非绝对。她举例称家人都比她瘦很多,但全家去医院健康检查后,她是家人中健康指数最佳的一位,这来自心理质素以及她恒常的运动习惯。
“我的体重从来没有负面影响到人际来往,包含恋爱以及婚姻。”她说。
Becky与Charli都盼望自己能够协助到那些深受体型困扰的男男女女,“可以放开束缚,多爱自己一些。”
苏钦华则强调,希望这种“身体正向的呼声”可以落实到社会层面,“不会只是沦为社交媒体上的一个hashtag,或企业展现拥抱多元而消费的符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