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 FROM CHINA
新华侨网

历史上的“小冰期”是什么?又要来吗?

“小冰期”概念首先由美国科学家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于1939年提出,大约从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20世纪初期。由于这一时期在我国正好是明清时期,因此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

不过根据NASA的定义,“小冰期”指1550年到1850年之间全球气温显著偏低的时期,主要是与之前的中世纪暖期作比较。“小冰期”的成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主流的说法是与地球轨道变化、太阳活动偏弱以及大规模火山爆发等有关。由于地球轨道变化与大规模火山爆发发生的概率很低,太阳活动偏弱就成了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观点。

历史上的“小冰期”是什么?又要来吗?

▲1683年,伦敦的泰晤士河上的弗罗斯特博览会。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的冬天常常特别冷,这个时期被称为“小冰河时代”。这些即兴展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根据历史记录,从1645年到1715年,太阳活动处在一个漫长的平静期,几乎没有太阳黑子出现的记载。这段时期也被称为“蒙德极小期”,正好对应1645-1715年的极寒期。

目前太阳活动正在减弱的情况或许意味着太阳活动正在走向新的“蒙德极小期”。在此期间,地球最上层的空气就会冷却收缩,从而导致地球降温,这也是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有科学家认为,太阳活动的减弱可能对地球的天气产生一些影响。一些更为悲观的科学家认为地球会在不久后经历一次小型的“冰河时代”。

NASA的最新研究并不是孤立的研究预测。它的新发现与2017年英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发布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两项研究均预测未来几十年由于太阳黑子活动较低而导致太阳活动出现小值,并且两项研究均预测太阳活动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的“蒙德极小期”相似,那时地球恰逢“小冰期”,其间太阳活动非常衰弱,地球遭遇了非常严酷的寒冬。

有科学家担心,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地球会不会也将经历另一次“小冰期”。不过由于太阳活动最小值与“小冰期”之间的关联仍然比较含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磁场和太阳磁活动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张军对这样的预测依旧保持了十分谨慎的立场。他表示,太阳活动周期与我们地球天气之间的联系仍有待确认,太阳活动极小期是否意味着地球变冷仍然不能完全对应。

北京市气象局研究员吴正华表示,这几年欧亚的极寒天气与地球北半球异常的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关系,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则是北极涛动出现了异常。冬季,由于北极上空的高气压、寒带喷射气流都被挤压到比以往更远的南部地区,从而造成了北美洲、欧洲和中国出现极寒天气。地球北半球异常的大气环流与太阳活动又是什么关系?目前还缺乏十分权威可信的研究。

不过,“小冰期”给人类带来的长时间巨大灾难依旧值得警惕。

本文来自:北京科技报

来源: 中国数字科技馆

赞(0)
新华侨网 » 历史上的“小冰期”是什么?又要来吗?